近日,走进保定市博野县小店镇肖庄村的大棚里,满目的豆角藤蔓生机盎然。采摘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熟练地将成熟的豆角摘下,整齐地码放在一起,随后将运往市场销售。
“今年我们种植了5亩大棚豆角。现在正值采摘期,为了不影响豆角总产量和后期生长,技术指导员每天会到基地指导村民进行科学采摘。”小店镇肖庄村种植户肖冠鹏介绍,今年豆角长势好、质量高,预计亩产可达5000斤,收益可达3万余元。
“该大棚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了豆角的品质和产量。豆角种植是小店镇发展特色农业的缩影,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拓宽了群众的致富渠道,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小店镇镇长孙浩说。
近年来,博野县抢抓政策机遇,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将设施农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温室大棚果蔬,让温室大棚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聚宝棚”。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国西藏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盛夏时节,农作物也进入丰收旺季,走进五河县传奇家庭农场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茄子枝挂满果实,紫油油的茄子饱满修长,长势十分喜人。工人们趁着好天气,采摘、搬运、装车,茄子喜获丰收,大棚里呈现出一派忙碌而又喜悦的丰收场景。
“我家有30多个大棚,种的辣椒、瓠子、黄瓜、茄子、番茄等。”因茄子种植周期短、采摘时间长的特点,负责人邓先生说每年他们都会种植茄子,再加上他管理大棚经验丰富,选种优良,他种植出来的茄子不仅光泽度高、口感鲜嫩、产量也高,广受老百姓和市场欢迎,每亩年产量可达2万多斤,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茄。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近期气温逐步回升,应季蔬菜水果开始大量上市。蔬菜价格略有下降,水果价格较为稳定。
4月24日,在亳州蔬菜批发市场,市民李中宽正在选购黄瓜、辣椒等蔬菜。李中宽告诉记者,他在市区经营着一家食堂,每天都要到这里购买新鲜的蔬菜,从今天的蔬菜价格来看,黄瓜、辣椒的价格都略微下降一些。
蔬菜批发商们介绍,近期蔬菜上市量增加,品种丰富,大部分蔬菜的价格相比前段时间有所下降,销量比较稳定。
和蔬菜一样,亳州蔬菜批发市场水果存货也比较充足,种类齐全。而且,水果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降价的趋势。
亳州蔬菜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海峰介绍,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各类蔬菜生长较快,蒜薹、芹菜、笋瓜、黄瓜等地产蔬菜大量上市,库存超5500吨,购销两旺,菜价总体稳中有降。
对于亳州以及周边地产蔬菜、水果,亳州蔬菜批发市场会继续减免一切费用,并做好优质服务。在日常管理中,亳州蔬菜批发市场也会继续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进场的货物全部索证索票,保障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吃上更加丰富的菜、平价的菜、安全的菜。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金台资讯,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5删除。
4月11日,市商务委发布重庆市主要生活必需品一周价格监测情况。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024年4月1日至4月7日),受清明节日效应影响,蔬菜消费需求上升,叠加节日放假和阴雨天影响,蔬菜生产、运输等综合成本上涨,推动蔬菜价格上涨。
据监测,上周30种蔬菜批发价“24涨5降1持平”,均价为4.86元/公斤,周环比上涨3%。其中,青椒、芹菜、白萝卜批发价分别为5.86元/公斤、5.08元/公斤、1.43元/公斤,分别以9.3%、8.5%、8.3%的涨幅领涨。30种蔬菜农贸市场零售价“14涨11降5持平”,均价为7.5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1%。其中,圆白菜、白萝卜、西兰花农贸市场零售价分别为3.29元/公斤、2.73元/公斤、9.4元/公斤,分别以2.5%、2.2%、2.1%的涨幅领涨。
由于重庆气温不断回升,蔬菜生长速度加快,蔬菜市场供应充足,流通顺畅,叠加节后消费需求相对下降,预判后期蔬菜价格或稍有回落。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金台资讯,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5删除。
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爱福家庭农场的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收割、装箱和运输生菜。近年来,定兴县把发展壮大特色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河北新闻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正是露地蔬菜种植的好时节,连日来,泾川县各乡镇抢抓农时,组织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整地覆膜,定植菜苗,掀起露地蔬菜种植热潮。
在泾川县王村镇向明、百泉等村露地蔬菜种植基地,阡陌纵横的田野中到处是辛勤耕耘的村民,大家趁着晴好天气,忙着移栽西蓝花、红笋、螺丝菜等露地蔬菜,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勾勒出一幅抢抓农时、人勤春早的春耕图。
向明村村民何艳芬一边栽苗一边乐呵呵地说:“我在基地务工一段时间了,每天上工8小时,有80块收入,离家近,也方便照顾家里老小。”对于这份能兼顾家里的活计,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以来,王村镇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同步推进,采取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宣传、技术服务早行动等多项措施,在抓好现有292座日光温室、1650座钢架大棚生产管理的同时,预留露地蔬菜用地2100多亩,采取招商引资、大户带动等方式,规划种植西蓝花、红笋、螺丝菜、辣椒等蔬菜品种,目前各项种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4月中旬全面种植到位,为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蔬菜产业是王村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设施蔬菜提质,一手抓陆地蔬菜扩量,预留露地蔬菜用地2100亩,目前完成移栽800多亩,向明村露地蔬菜基地总面积530亩,其中西兰花150亩、红笋360亩、芹菜20亩,计划近期全部移栽到位,六月中旬全部上市,预计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王村镇镇长孟红刚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头茬辣椒采摘了7000多斤,第二茬大约半个月后上市,预计能采摘2万斤左右。”3月8日,彭阳县新集乡海子塬设施农业园区,张风有向记者展示收款记录,“头茬辣椒已收入1.8万多元。今年的苗子好,种出来的辣椒更好。立春以来各地都在育苗,我也打算承包棚育苗。”
好菜苗是一年收成的关键。在古城镇温沟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村民马伟看着自家的3栋大棚,满心喜悦。在他看来,棚里一株株菜苗就是一年的希望。“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育苗了。前些日子是辣椒苗,这几天多以西红柿、茄子等菜苗为主。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比在外务工强多了。今年我们全家继续育苗种菜,要把致富的路子走实。”说着话,马伟点种的速度一点不见慢。
今年,彭阳县计划种植蔬菜8万亩,其中,春茬蔬菜5万亩,共需2亿多株春茬菜苗。目前,彭阳县已在古城镇温沟村、红河镇上王村、城阳乡陈沟村、精英设施农业园区等地育苗6000万株。“在备战蔬菜的春耕春播方面,重点是抓好蔬菜育苗环节,引进一些蔬菜新的好品种,抓好育苗物资储备。目前全县第一批露地蔬菜苗6000万株已经出苗,长势良好。第二批5月份以后的露地定植菜苗正在陆续育苗中。”彭阳县蔬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德明说。
近年来,彭阳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特色资源,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产供储运”一体化的农业全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供需对接与质量监管。按照种植季节、茬口,全力做好种苗春种春管,有力有效保障春耕生产种苗供应。”陈德明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宁夏新闻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3月4日,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湖南原地正禾农场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菜农穿梭在一片片翠绿间,忙着采摘新鲜蔬菜。采摘好的蔬菜经过分拣、称重、打包和冷链运输,12小时以内就可以摆上粤港澳消费者的餐桌。“目前我们基地每天约有15吨新鲜蔬菜发往粤港澳大湾区。”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道县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湖南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县。湖南唯一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暨永州公路口岸、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中心平台也建在道县。去年,该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51.2万亩(含复种),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基地5个,累计认证获批37个。
近年来,道县瞄准脐橙、蔬菜两大传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力,锚定建设现代农业百亿产业目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无缝链接产销两端,擦亮“湖南蔬菜出口看永州、永州蔬菜出口看道县”的金字招牌,走出一条具有道县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仅去年,该县就新增道州脐橙(宝地红)、茄子、菜心等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个,全县累计达28个。同时,该县去年完成现代畜牧产业园、中农批(永州)果业供应链、稻之源米业产业链等农业产业链招商签约项目5个。建成水肥一体化设施4300亩、全县累计达18万亩,建成脐橙贮藏保鲜通风库50座2万立方米,完成无病毒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升级改造2个,柑橘扩改园2.3万亩,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百亿产业基础。
截至去年底,该县共有省市级龙头企业34家、农业经营主体343个,创建省级产业联合体4个、示范联合体2个,该县乡村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7.96亿元。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阳春三月,气温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种好时节。3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主要供应地之一的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坪星村鹤翔蔬菜基地里,基地负责人徐东正组织村民们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蔬菜种植作业,全力保障“菜篮子”稳定供应、农民持续增收。
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鹤翔蔬菜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主要供应地之一,也是湖南省种植业精细化生产示范基地。这几天,每天都有十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工人们利用微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松土起垄,为即将开始的蔬菜幼苗移栽做准备,现场一派火热繁忙的春耕场景。
目前,鹤翔蔬菜基地采用“大棚+露天”的种植方式,根据蔬菜抗寒耐热性质分批次种植,保证蔬菜生产供应。因为种植年头久,有固定的客源,基地大部分采取订单农业模式,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怀化地区各大型商超以及通过本地配套物流运往东南沿海,供应粤港澳蔬菜市场。目前共有时鲜蔬菜水果基地1300余亩,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央广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近日,走进大足区龙水镇横店村蔬菜基地,十几名务工群众正忙着为大棚内新植的蔬菜浇水施肥,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
2023年的大足区龙水镇首届横店蔬菜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已取得圆满成功,为迎接第二届龙水镇横店蔬菜节,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横店村新建智能化联动蔬菜大棚一座,种植有番茄、黄瓜、西瓜、茄子、花菜等蔬菜,规整的大棚给横店蔬菜基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作物丰收、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龙水镇横店村作为全国第一批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村、全国第一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重庆市最早的标准化农田实验基地,大足区“菜篮子”工程万亩蔬菜基地之一,是龙水镇农业的金字招牌。下一步,龙水镇横店村将以蔬菜基地产业发展为契机,锚定强镇带村目标,依托闲置农房院落打造,带动观光农业发展,延长农旅融合产业链,塑造乡村生活新体验。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大足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雨水时节,春节热闹欢乐的年味还未散去,甘肃成县店村镇蔬菜大棚种植户都已开始忙碌了起来,平地、翻耕、施肥、定植、检查各项设施设备……如火如荼地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今年产业丰收打基础、开好局。
群众正在大棚内为水萝卜除草
冯永利摄王小明是大寨村的一名菜农,去年他看到乡亲们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走上致富路,在村上的支持下返乡建起大棚种植水萝卜、扁豆等蔬菜获得了稳定的收益,坚定了他走特色种植实现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一大早他便来到蔬菜大棚,为棚里种植的水萝卜通风、浇水,均苗,为了水萝卜早上市,卖个好价钱,正月初一他们老两口都没有歇,蹲守在大棚里拾掇着,关注着水萝卜的长势。谈起今年的水萝卜,他说:“今年天气暖和,水萝卜长势要比往年好,再有1个月就能上市了,这茬水萝卜也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吧。”
大寨村水萝卜因口感爽脆、汁水丰盈享誉县内外,是早春市场上的抢手货,更是大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宝贝”,备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青睐。在大寨村和王小明一样种植水萝卜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但熟练掌握了大棚水萝卜的种植技术,还探索出了水萝卜+四季豆、水萝卜+洋芋、水萝卜+卷心菜多种高效套种模式,在提高土地综合收益的,也增强了群众种植蔬菜增收致富的信心。
店村镇是成县蔬菜的主产区,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具有发展蔬菜种植的传统和乡土人才,“田秀才”高翻拜是其中一个代表。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寨村蔬菜种植“老专家”,他一辈子与土地为伍,具有丰富的大鹏蔬菜种植经验,从村主任退休后又被村经济合作社聘请为技术顾问,在操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大棚生产的同时,还为群众提供各类技术培训指导。“我们村种植的卷心菜个大又好吃,发展大棚蔬菜是最佳的选择。去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上不断探索,最终定下流转土地发展特色蔬菜种植的路子,一年为村集体增收了十几万元。今年我们提早谋划,精心管理,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收成。”他边说边对群众进行讲解卷心菜栽植要领,解决种植户提出的各类问题,让种植户技术有提高,发展产业更坚定。
近年来,成县店村镇立足传统农业乡镇优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求,全面聚焦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按照“抓规模、抓品牌,抓销售、抓科技”的思路,狠抓产业发展,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越好,实现了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今年该镇计划种植水萝卜115余亩,蒜薹、蒜苗和蒜头“三蒜”3500余亩,卷心菜、豆角、西红柿等蔬菜1.6万亩,发展蔬菜大棚1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三蒜”+水萝卜+卷心菜+四季豆+洋芋等多元化的蔬菜种植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春节过后,东莞供港蔬菜监管中心查验区内依旧灯火通明,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关员正在对一车即将运往香港的蔬菜进行现场查验,经核对品名标签、查看供货证明、检查包装及卫生情况,确认无误后加施海关铅封。
“这批蔬菜现在发运,经由深圳去往香港,明天一大早就能摆上香港市民的餐桌了。”东莞海关属地监管科科长李勇说。
为保障供港蔬菜顺畅通关,东莞海关积极落实服务机制,由专人每日对供港蔬菜经营企业加工区进行巡查,确保加工环境清洁卫生,原料来源安全可靠。
东莞海关关员在东莞供港蔬菜监管中心对供港蔬菜进行现场查验
同时,开展专项检测并监督企业日常抽样检测计划的实施,跟踪抽样检测结果,严防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此外,还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供港蔬菜溯源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源头到加工出口全过程把好出口蔬菜质量关。
针对生鲜蔬菜保质期短、通关时效要求高等特点,东莞海关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行提前申报、随到随验、即核即放,全方位保障优鲜蔬菜顺利供港。
“我们公司在春节期间出口供应到香港的蔬菜量比平时要多不少,但仍然能够快速通关,东莞海关的便捷通关机制让我们企业很放心。”广东润丰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蔬菜出口部总监何汉荣说。
据了解,春节期间香港市场对生鲜蔬菜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东莞海关的监管下,春节期间已有423批、4082吨新鲜蔬菜顺利供应到香港。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广东日报,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新优高科生态育苗中心芹菜育苗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将已出苗的芹菜从育苗大棚转运到培育大棚中。
新春伊始,育苗中心的工作人员就紧张忙碌地展开辣椒、芹菜、洋葱等30万基质盘、10万亩蔬菜苗的种苗培育。育苗大棚内工作人员忙碌着基质盘装盘、点籽、摆盘、喷水、出苗、补苗,种子在这温暖“家园”中萌芽、生长。基质盘中已生长的嫩苗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为春季近30万亩蔬菜种植和丰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高台县大力推广蔬菜机械化、集约化育苗技术,提升蔬菜集约化育苗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高台县已建成5家集约化育苗中心,每年能够培育出超3亿株优质蔬菜种苗,保证县内近30万亩蔬菜种植种苗需求,还销往酒泉、嘉峪关等周边市区。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央视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近日,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兴隆村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地头覆膜、播种、松土。放眼望去,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我初五来这里上班,栽种空心菜,每天工资是130元,包中午一顿饭,还包接包送,在这里做工很好。”家住种植基地附近的刘智琴,常年在基地里务工,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老板还十分体贴,这份家门口的稳定工作让她很是满意。
“基地种植空心菜有55亩,产能在一万斤左右,亩产值在两万元以上。”种植基地负责人岳永飞告诉大家,目前,他们正抓紧推进春耕春种工作,接下来会在翻好的地里起垄,确保蔬菜顺利上市。
这天,在离基地不远处的兴隆村村委会也是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为群众发放蔬菜苗。
“今年,我们兴隆村计划种植早春蔬菜1400亩,目前已经种了600亩左右,今天是第一车拉来的蔬菜苗可以满足群众50亩的种植面积。”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谭兴荣介绍说。
近年来,边阳镇兴隆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温暖适宜的气候和全年无霜期长等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不断提升蔬菜竞争力,促进群众增收。目前,兴隆坝区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1200亩,年产蔬菜预计达6000吨,总产值1320万元,可带动650户群众增收。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新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走进疏附县兰干镇玉吉米力克村蔬菜大棚,阵阵蔬菜清香扑面而来,西红柿、青菜、花菜等蔬菜长势喜人,硕果累累,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 疏附县兰干镇玉吉米力克村属于城郊村,交通便利,发展蔬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户们抢抓机遇,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在106座日光温室种植了西红柿、茄子、辣子、青菜、菠菜、生菜、甜瓜等多种蔬菜瓜果,眼下,种植的青菜、菠菜和生菜,已经开始上市,菜价十分可观,确保了蔬菜稳产增收。
“今年我种植了十个大棚,里面种植有青菜、菠菜和西红柿,青菜和菠菜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卖了,后续还会种植黄瓜和甜瓜等蔬菜瓜果,今年预计通过种植大棚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疏附县兰干镇玉吉米力克村村民努尔麦麦提·麦麦提依明说。
在温室大棚里,农民正在将采摘的新鲜蔬菜进行分拣打包,经过打包后的蔬菜,农民拉运到就近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发展理念,疏附县着力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全县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发展到了 13700亩,形成了42个蔬菜专业村,示范带动农户1886 户,户均增收 5000 元左右,设施农业在丰富百姓“菜篮子”的同时,鼓起种植户的“钱袋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疏附县农业农村局 园艺发展中心负责人 约麦尔·艾麦提说。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疏附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通过政策、技术帮扶等措施,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中新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大雪过后,新春伊始,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鞍山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建华,已经来到田间地头,查看蔬菜大棚,准备春播。
“去年做蔬菜大棚的田间管理,春节前刚领了8000多元工资,今年还要继续努力。”村民龚尚贵,去年除了自己种辣椒、黄瓜,还为村里的蔬菜合作社种菜,一年下来他拿到了卖菜和劳务工资、村集体经济分红三份收入。
据介绍,2023年初五峰县鞍山村委会,在党支部的牵头下,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建立起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五峰山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开始试运营。
一年来,公司依托当地半高山气候条件,建了59个蔬菜大棚和1个保鲜冷库,种植以辣椒为主的高山蔬菜,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虽然建设时间不长,但鞍山村高品质的蔬菜很快就受到消费者欢迎,目前鞍山村已经成为武汉大型商超的高山蔬菜直采基地。
在发展蔬菜大棚的同时,村集体还引进企业,建起了蔬菜冷库,方便蔬菜的收购和粗加工,带动当地村民开展高山蔬菜种植。
村里的账目显示,2023年鞍山村收获辣椒70000多斤、黄瓜80000多斤、甜玉米15000多斤,收入26万多元。
“2024年,我们打算在现有大棚的基础上进行品种优化。”村委会主任李建华介绍,蔬菜合作社还准备邀请省市专家进村,为村民培训种植技术,实现蔬菜大棚的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实现民富村强。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极目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早上9点钟,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村民次仁琼达就来到自家蔬菜大棚,把采摘的辣椒运到农贸市场销售。“冬天蔬菜价格高,尤其新年期间供不应求。”她说。
靠着经营6座蔬菜大棚,次仁琼达去年全家收入达到10万多元。20多年前,依托山东济南对口支援,她开始学习种菜技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种植规模。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地处年楚河畔的彭仓村,逐渐培育出果蔬特色产业。174座大棚每天源源不断地产出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十几个品种。
巴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扎西旺拉介绍,冬季大棚以蔬菜种植为主,每座棚年均收入在1.7万至2.3万元,而彭仓村平均每户有3座大棚,大棚果蔬收入占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
白朗县蔬菜专班提供数据显示,白朗县现阶段每天能产蔬菜的大棚约440座,涉及种植户3000人左右,蔬菜日供应量在12吨,主要销往日喀则市区、白朗县和江孜县等地。
与此同时,一些大棚种植户已提前布局夏季水果市场,开始种下草莓、甜瓜、车厘子、西瓜、火龙果等。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白朗县嘎东镇阿亚村,由山东济南投资援建的12座大棚已投入使用,种上了多种水果苗。
济南市第十批援藏干部管理组领队、白朗县常务副书记李光耀介绍,今后将聚焦果蔬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冷链仓储物流、品牌培育等方面,实施果蔬产业集群提升战略,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西藏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蔬菜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春节期间,阿克塞县红柳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各种蔬菜在农户的精心管护下长势正旺,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同时也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的“菜篮子”。
在红柳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室外寒气袭人,大棚内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暖意融融的景象,走进园区的温室大棚里,入眼一片鲜绿。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西红柿、人参果等新鲜蔬菜水果,长势喜人。图片
原先种了12棚,现在种到三十多棚,现在种了一棚水果西红柿、两棚葫芦、两棚豆角,其余的春节完开始种植,这两天人参果,葫芦、辣子陆续上市,两棚西红柿已经卖完,春节期间好的一棚可以卖到两万多。
菜农白玉川今年在大棚里试种的人参果已经成熟上市,走进人参果大棚内,硕果溢香,淡淡的奶油色果皮上点缀些许紫色条纹,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大饱满的人参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在春节前夕已提前上市。
产量还可以,一茬5000斤左右,卖了两万多块钱,收入还可以,主要销售到阿克塞各个菜店,敦煌也有来批发的,一年可以收五到六茬。
产业旺则经济旺,农业兴则农村兴。近年来,阿克塞县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指向,加快培育绿色有机戈壁农业,推动农牧业产业转型,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在阿克塞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日光温室126座,还配套蔬菜保鲜库、冷藏库和蔬菜储藏窖,让温室大棚真正成为农户增收的“新引擎”、乡村振兴的“直通车”。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凤凰网,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眼下正是各类大棚蔬菜供应的旺季,甘肃威武市古浪县各蔬菜生产基地加强大棚管理,确保蔬菜稳定供应,不断丰富市民的“菜篮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尽管室外天气寒气袭人,但在古浪县五道沟的蔬菜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暖意融融,种植户齐富菊正忙着打理乳瓜,准备上市售卖。位于古浪县五、六道沟的古浪县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有各类温室大棚近1000座,种植的水果蔬菜种类多、品种全,是古浪县名副其实的果蔬生产基地。“乳瓜成熟以后老板们上门收着呢,今年的价格也比往年好些,一个棚下来估计能挣1万左右。”齐富菊说。
圆润饱满的西红柿、绿意葱茏的沙葱……在古浪县各地的温室大棚里,各类反季节蔬菜迎来采摘和热销期。
在古浪县土门镇新胜村,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大棚里,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甚是喜人。今年50岁的晏梅兰流转了45座温棚种植辣椒,有了县上产业奖补资金支持和农技专家的按期指导,她和丈夫甩开膀子干。在不懈努力下,辣椒种植终于让夫妻俩有了不错的收入。“我流转的45座棚共摘了5次,价格也非常不错,收入挺好的。”晏梅兰说。
古浪县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政策、技术、资金帮扶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设施蔬菜提质增效。通过积极探索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途径,坚持整体推进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步,推动古浪县设施蔬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村庄产业兴旺,村民共同富裕。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
人勤春来早,忙出“幸福年”。春节期间,室外寒风阵阵,但在赛罕区的蔬菜大棚里,温暖如春,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勤劳的村民们忙种植、忙收获,奋力书写着丰收的故事。
走进赛罕区金河镇七圪台村蔬菜基地的紫苏叶大棚,村民们将一片片鲜绿的紫苏叶采摘、装箱、运输。看着满棚绿油油的紫苏叶,种植户包万柱说:“我们的紫苏叶今年长势特别好,每天都有订单,供不应求。未来将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大家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从开始种植紫苏叶到规模化经营,包万柱已经摸爬滚打了将近9年,而紫苏叶种植这条路,包万柱走得并不平坦。据了解,2015年3月,包万柱来到赛罕区开始种植紫苏叶,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紫苏叶的产量并不理想。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逐渐总结出了适合在赛罕区种植、保鲜紫苏叶的技术。“在种植方面,我们的肥料选用有机肥,比如牛粪、羊粪、生物菌肥等,因为使用有机肥和有益菌后,能够促进土壤的改良。
如今,包万柱又扩建了18个温室大棚,预计紫苏叶年产量将从之前的80吨提升到150吨,种植的紫苏叶主要销往天津、广州、西安、杭州、大连等城市,并远销海外。
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春节是放松休息、全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赛罕区大棚种植的村民来说,这个年,既是忙碌年,又是收获年、幸福年。近年来,赛罕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在赛罕区加快实现。如今,村民们在增收路上各显神通,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挣到钱,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闲时节变得越来越红火,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06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