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分享
详情
吕梁山麓:这片土地的“土豆革命”

  吕梁山西北侧的一片“人”字形平川上,随着大型收获机械的缓慢推进,一个个马铃薯从土里被翻出,装进并列前行的拖拉机货斗里。另一片空地上,这些刚刚收获的马铃薯经过两道筛选,直接装上重型卡车运往深加工工厂。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3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正是这一幕丰收景象的“背景板”。

  在基地打工的刘占勇,家住附近的小武洲村。他现在每天的务工收入有150元,每年大约可以干半年时间;家里的20多亩耕地流转给基地,每亩每年还有800元流转费。“都是种土豆,效益大不一样了。过去自己种,一亩只能收3000来斤,算上成本,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基地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刘占勇说。

  在这家基地的工作人员程永明看来,这片土地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土豆革命”。起垄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上百公里输水管网和地下电缆的铺设,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这一切的有机结合,让传统种植业也显示出“科技范儿”。“按保守产量每亩8000斤测算,每亩产值5600元左右,扣除种植成本3000元,纯收入可达2600元,远高于农民‘单打独斗’的效益,并可让农民一同受益。” 程永明说。

图片1

收获的马铃薯直接在田间筛选

  “‘土豆革命’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农民要进一步增收,就要提升自身技能,这样才能分到更大的‘蛋糕’。”五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国平说,五寨县专门从省农业农村厅请来专家,配合基地的农艺师培训农民,已经让部分人拿到了初级技能证书,实现了持证上岗。

  “下一步,随着农民技能的提升,县里还将探索让更多现代农业链条中的环节掌握在农民手中,利润留在农民手中,最终让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吕梁山扎根,让农民成为产业的主人。”苏国平说。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新华社新媒体,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6删除。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0评